• (一)问寒热

    透达于外所致,多兼见胸闷呃恶,身重便溏,苔腻以及暑热伤气等。内伤潮热,多见于气虚、阴虚
  • (三)暑

    食欲不振,胸闷呕恶,大便溏泻,脉濡、苔腻等“湿"的症状。 2.常见的暑证 (1)伤暑 身热多汗,心烦
  • (三)问疼痛

    而痛,首如裹,身热不扬,头昏胸闷,口粘苔腻等。 内伤头痛:以肝阳(火)头痛、气(阳)虚头痛、血虚
  • 四、望舌

    腐之气上升;腻是粘腻,舌面多有盖一层粘液,腻苔剥之不去,是阴邪阻遏阳气,多为痰饮湿浊食积...也属胃之气阴两伤之征。若花剥舌而有腻苔,为痰浊不化,正气已伤。舌心无苔是阴虚、血虚
  • 清热泻火剂

    者。湿温 发生于夏秋季节的一种热性病,有苔腻、身重、缠绵难愈的特点。 本方由石膏、知母、甘草
  • 第二节辨证

    或兼咳痰带血,或兼恶寒头痛,舌红苔腻或黄滑,脉洪大或濡数。 (四)湿: “湿”的含义有二:其一...手足沉重,脘痞呕逆,腹胀,舌苔白厚腻浊或苔腻白如积粉,舌质红绛,脉缓。 (2)热郁胸膈证:本证多
  • (二)证候

    治疗无显著效果。诊得六脉虚迟无力,舌胖大,苔腻而浮。缘起病于早年饥饱劳役,脾胃升降失职
  • 326-380条

    口苦不思饮食。脉沉弦,已不似昨日兼有紧象,腻苔稍退,舌质仍含青。蛔虫虽安,但肝胆寒凝之气
  • 146-167条

    间或欲呕,不思饮食,二便流畅,脉浮数而滑,舌红而苔腻微黄。此表已解,余证未清,仍宗原
  • 单元2

    又可见气化不利之小便不利。湿遏中焦,因而舌上有腻苔。这是“丹田有热,胸中有寒”之故,即下焦有湿郁